首页 >> 动态 > 优选问答 >

大谬不然典故是什么

2025-09-09 15:01:41

问题描述:

大谬不然典故是什么,急!求解答,求别让我白等一场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09 15:01:41

大谬不然典故是什么】“大谬不然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某种观点或说法的强烈否定。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献,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。下面将从出处、含义、用法以及相关典故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
一、

“大谬不然”意为“非常错误,完全不对”。它通常用于反驳他人的错误观点,表示强烈的否定态度。该成语最早见于《左传》等古籍,后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交流中。

在使用时,“大谬不然”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,语气较为严肃,带有批评意味。其结构简单,但表达力强,是中文中常见的反问性成语之一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大谬不然
拼音 dà miù bù rán
出处 最早见于《左传》,后在历代文献中多次出现
含义 非常错误,完全不对;表示对某种说法的强烈否定
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表示对某观点的批判
近义词 错误百出、荒谬绝伦、大错特错
反义词 正确无误、合情合理、无可厚非
典故来源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中记载的楚庄王与孙叔敖对话
使用示例 “你这种说法大谬不然,根本不符合事实。”

三、典故解析(简要)

据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记载,楚庄王曾问大夫孙叔敖:“吾欲伐郑,可乎?”孙叔敖回答:“不可,郑有贤臣,未可轻动。”楚庄王不听,结果战败。事后,楚庄王感叹:“吾言大谬不然。”此句即成为“大谬不然”的典故来源,表达了对自己错误判断的悔悟。

四、结语

“大谬不然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更承载了古代政治智慧与语言艺术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依然具有强烈的表达力,适用于需要明确否定某些观点的场合。通过了解其出处与用法,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运用方式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