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络绎不绝的绝字是什么意思】在中文成语中,“络绎不绝”是一个常见的表达,常用来形容人或车马等接连不断地出现。其中,“络绎不绝”的“绝”字是关键,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个成语的用法和意义。
一、
“络绎不绝”出自《后汉书·明德马皇后纪》,原意是指车马、行人不断往来,连续不断。其中,“络绎”表示连续不断的样子,“绝”在这里的意思是“断绝”或“停止”。因此,“络绎不绝”整体意思是:连续不断,没有间断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络绎不绝”多用于描述人群、车辆、消息等持续不断的情形,强调其连贯性和持续性。
二、表格展示
成语 | 络绎不绝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明德马皇后纪》 |
拼音 | luò yì bù jué |
释义 | 连续不断,没有间断 |
“络”字解释 | 连续不断、接连不断 |
“绎”字解释 | 连续不断、络绎不绝 |
“绝”字解释 | 断绝、停止 |
现代用法 | 描述人、车、消息等连续不断 |
例句 | 游客络绎不绝地来到景区。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绝”在古汉语中有多重含义,如“断绝”、“极尽”、“穷尽”等。在“络绎不绝”中,“绝”取“断绝”之意,与“络绎”形成对比,强调的是“不断”,而不是“中断”。
此外,在日常使用中,人们更关注的是“络绎不绝”所传达的“持续不断”的感觉,而对“绝”字的具体含义可能不太在意。但了解其本义,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。
四、结语
“络绎不绝”的“绝”字并非表示“绝对”或“完全”,而是指“断绝”或“停止”。成语整体强调的是“连续不断”的状态,常见于描写人流、车流、信息等持续不断的场景。理解“绝”的本义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掌握成语的内涵和用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