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胡天八月即飞雪全诗】一、
《胡天八月即飞雪》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代表作之一,出自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。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冬季的严酷景象与将士们的豪情壮志,语言雄浑有力,意境开阔,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独特风格。
全诗通过描写北风卷地、大雪纷飞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边塞艰苦环境的深刻感受,同时也抒发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。诗中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描写,也有情感的细腻表达,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爱国情怀。
二、诗歌原文及赏析表格:
诗句 | 内容 | 赏析 |
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 | 北风席卷大地,白色的草被吹折,胡地(边塞)八月就已下起大雪。 | 开篇点明边塞气候的恶劣,突出“八月即飞雪”的奇寒,为全诗奠定苍凉基调。 |
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 | 突然好像春天的风吹来,千万棵树上开满了梨花。 | 以春景喻冬雪,形象生动,展现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。 |
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。 | 雪花飘进珠帘打湿了帐幕,狐皮袍子不够温暖,锦缎被褥也显得单薄。 | 描写边塞将士生活之艰苦,体现诗人对战士生活的深切体察。 |
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难着。 | 将军的角弓无法拉开,都护的铁甲冰冷难以穿上。 | 进一步渲染寒冷氛围,反映边塞将士的艰难处境。 |
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 | 沙漠上纵横交错的冰层有百丈厚,愁云密布,遮蔽了万里天空。 | 用夸张手法表现边塞的荒凉与寒冷,增强画面感。 |
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 | 中军帐内设宴为归客送行,胡琴、琵琶、羌笛齐奏。 | 表现边塞军旅生活中的欢乐场景,体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。 |
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 | 傍晚时分,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辕门前,风把红旗冻住无法飘动。 | 以细节描写渲染寒冷与孤寂,增强画面感染力。 |
去时雪满天山路,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 | 离别时雪覆盖了天山的道路,山路曲折,再也看不见你,只留下马蹄印在雪地上。 | 结尾写离别之情,情景交融,余韵悠长,令人回味无穷。 |
三、结语:
《胡天八月即飞雪》不仅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,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与人生哲理的作品。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展现了边塞将士的坚韧与豪迈,也表达了诗人对战友的深情厚谊。此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是唐代边塞诗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