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汗颜的解释】“汗颜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表达因羞愧、惭愧或感到无地自容而面红耳赤的状态。这个词语不仅具有形象的描写效果,也常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错误、失败或他人优秀表现时的心理反应。
一、基本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词性 | 动词/形容词 |
拼音 | hàn yán |
释义 | 因羞愧、惭愧而脸红、出汗。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人有言者,其辞若此,虽不中,亦足以见其心之所在。故君子慎其所发,以养其德。若夫行而不止,则为小人;言而不怍,则为虚伪。君子不为也。故曰:‘汗颜’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也可用于口语中,表示因尴尬或羞愧而脸红。 |
二、引申含义与使用场景
1. 因错误或失败而感到羞愧
例如:“他因为工作失误被领导批评,感到十分汗颜。”
2. 因他人优秀而感到自愧不如
例如:“看到同事在会议上表现出色,我感到汗颜。”
3. 因言行不当而感到不好意思
例如:“他说了不该说的话,顿时汗颜不已。”
三、常见搭配与例句
搭配 | 例句 |
汗颜不已 | 他听到真相后,汗颜不已。 |
无地自容 | 她因为说错话,感到汗颜到无地自容。 |
自愧不如 | 看到别人做得比自己好,他感到汗颜。 |
四、相关词语对比
词语 | 含义 | 与“汗颜”的区别 |
羞愧 | 因做错事而感到不安 | 更强调内心的情绪,不一定有外在表现 |
面红耳赤 | 脸红、耳朵发红 | 多指因激动、紧张或害羞,不一定与羞愧有关 |
惭愧 | 对不起别人或自己 | 更偏向于内心的自责,不强调身体反应 |
五、总结
“汗颜”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,它不仅仅描述一种生理反应(如脸红、出汗),更传达出一种心理状态——因羞愧、惭愧或无地自容而产生的强烈情绪。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,恰当使用“汗颜”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、形象,也能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变化。
通过了解“汗颜”的来源、用法以及与其他类似词语的区别,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它的使用方式,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和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