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,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,导致大量儿童在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情况下成长。这些“留守儿童”在生活、学习和心理发展方面面临诸多挑战。为了更好地关注和帮助这部分群体,我单位自2023年起持续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,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:
一、工作开展情况
1. 摸底排查,建立档案
我们组织人员深入各村(社区)开展留守儿童信息摸排,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,包括年龄、家庭状况、监护人信息、学习成绩等,并建立动态管理台账。
2. 开展关爱活动
结合节假日,组织开展了“爱心陪伴”“亲情连线”“心理健康讲座”等活动,为留守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。
3. 加强家校联动
与学校、村委会密切配合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协调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、生活中的实际困难,形成教育合力。
4. 志愿者参与
鼓励社会志愿者、大学生支教团队参与关爱行动,通过一对一帮扶、课业辅导等方式,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。
5. 宣传引导
通过广播、宣传栏、微信群等方式,向群众普及家庭教育知识,提高家长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关注度。
二、工作成效
项目 | 数据 |
留守儿童总数 | 126人 |
建立个人档案数 | 126份 |
开展关爱活动次数 | 18次 |
志愿者参与人数 | 45人 |
心理健康辅导人次 | 72人次 |
家校联系频次 | 每月1次 |
留守儿童学业提升率 | 65% |
三、存在问题
1. 部分家庭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
一些祖辈文化水平较低,难以有效监督和辅导孩子的学习。
2. 心理问题仍需关注
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、自卑情绪等问题,需要更专业的心理干预。
3. 资源分布不均
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,影响了关爱工作的深入开展。
四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1. 完善长效机制
推动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常态化机制,确保各项工作持续、有序推进。
2. 加强专业力量引入
联合心理咨询机构、高校社工团队,提升心理辅导的专业性和实效性。
3. 扩大社会参与
鼓励更多企业、社会组织和个人加入关爱行动,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。
4. 强化宣传教育
提高家长及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,营造关心、关爱的良好环境。
通过持续努力,我们逐步构建起覆盖全面、服务到位、保障有力的关爱体系,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支撑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,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