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】一、
“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”出自《楚辞·九歌·洛神赋》,是屈原描写洛神形象的诗句之一。这句诗以极其优美的意象描绘了女子的容貌和气质,给人一种朦胧、柔美、飘逸的感觉。其中,“髣髴”意为模糊不清的样子,“轻云之蔽月”则形容如轻云遮住月亮般若隐若现的美感。
该诗句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也常被后人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与神秘感。它强调的是“朦胧美”,而非直接的外貌描述,因此更富有诗意和想象空间。
二、核心内容整理(表格形式)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楚辞·九歌·洛神赋》 |
原文 |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 |
意义 | 形容女子容貌朦胧、柔美、若隐若现的美感 |
词汇解释 | - 髣髴:模糊不清的样子 - 轻云:轻柔的云彩 - 蔽月:遮住月亮 |
文学价值 | 具有高度的艺术性,体现楚辞浪漫主义风格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诗词、文学作品中形容女性之美 |
现代应用 | 用于描写人物气质、情感氛围或艺术创作中的意境表达 |
相关典故 | 与洛神形象密切相关,象征纯洁、高雅与神秘 |
三、结语
“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”不仅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审美理念的体现。它传达出一种含蓄、内敛却又极具感染力的美,这种美不在于张扬,而在于留白与想象。在当代文学与艺术中,这种表达方式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,提醒我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,也要注重意境与情感的传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