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部门可以管职业中介】在日常生活中,职业中介作为连接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重要桥梁,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然而,由于部分中介存在虚假宣传、违规收费等问题,有必要明确哪些部门有权对职业中介进行监管,以保障市场秩序和劳动者权益。
一、相关监管部门及职责
以下是对职业中介具有监管职责的政府部门及其主要职责的总结:
监管部门 | 职责说明 |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(人社部门) | 负责对职业中介机构的设立、运营进行审批和监督管理,查处非法职业中介行为,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。 |
市场监督管理部门(市场监管局) | 对职业中介的营业执照、广告宣传、价格行为等进行监管,打击虚假宣传、欺诈等违法行为。 |
公安机关 | 对涉及诈骗、非法拘禁、侵犯人身权利等严重违法行为的职业中介进行立案侦查。 |
商务主管部门 | 在特定情况下,对涉及跨境就业、劳务派遣等职业中介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。 |
劳动监察大队 | 对职业中介是否依法签订合同、是否存在拖欠工资、违规收费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。 |
二、常见问题解答
1. 职业中介需要办理哪些手续?
一般需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《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》,并到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。
2. 如何举报非法职业中介?
可拨打12333(人社服务热线)或12315(市场监管投诉热线),也可通过当地政务平台提交举报信息。
3. 职业中介有哪些禁止行为?
包括但不限于:收取不合理费用、提供虚假招聘信息、扣押身份证件、诱导签订不合法合同等。
三、结语
职业中介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。劳动者在选择中介时,应优先选择正规、有资质的机构,并注意保留相关证据,一旦发现违法行为,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,共同维护良好的就业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