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动态 > 优选问答 >

三令五申的历史典故

2025-09-20 09:03:55

问题描述:

三令五申的历史典故,有没有人理理我?急需求助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0 09:03:55

三令五申的历史典故】“三令五申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反复多次地命令和告诫。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军事制度中的纪律要求,最早见于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中关于孙武训练宫女的故事。

一、历史背景

春秋时期,吴国的将军孙武(即孙子)以兵法著称,曾为吴王阖闾训练士兵。为了检验自己的军事才能,他提出要训练宫女为兵士,以展示他的治军能力。吴王同意后,孙武开始训练这些宫女,但她们态度散漫,不听指挥,导致训练失败。

于是,孙武再次下令,明确规定了军纪,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反复强调、多次叮嘱,最终成功地将宫女训练成合格的士兵。这一事件体现了“三令五申”的含义:通过三次命令和五次申明,确保命令被严格执行。

二、成语释义

- 三令:指三次命令或三次强调。

- 五申:指五次重复或申明。

- 整体含义:表示对某项命令或规定进行反复强调和重申,以确保其被彻底理解和执行。

三、现代应用

在现代社会,“三令五申”不仅用于军事领域,也广泛应用于行政管理、企业管理、教育等各个领域。例如:

- 公司领导对员工反复强调安全规范;

- 政府部门多次发布政策提醒;

- 教师对学生进行多次教导。

这些场景都体现了“三令五申”所传达的重视纪律、强化执行力的精神。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三令五申
出处 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
原意 反复命令与申明,确保执行
比喻意义 强调纪律、反复叮嘱
现代应用 管理、教育、行政等领域
相关人物 孙武、吴王阖闾
历史故事 训练宫女,建立军纪

通过“三令五申”的历史典故,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在任何组织或团队中,清晰、坚定、反复的指令是保证执行力和秩序的关键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