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静电力常量是谁测量的】在静电学中,静电力常量(通常用符号 $ k $ 表示)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常数,用于描述两个点电荷之间静电力的大小。这个常数的数值是通过实验测定的,而最早成功测量出这一常量的科学家是法国物理学家查尔斯·奥古斯丁·库仑(Charles-Augustin de Coulomb)。
一、总结
静电力常量 $ k $ 是由法国物理学家查尔斯·奥古斯丁·库仑首次通过实验测量得出的。他利用扭秤装置,精确地测定了两个带电小球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,从而得出了著名的库仑定律:
$$
F = k \frac{q_1 q_2}{r^2}
$$
其中:
- $ F $ 是两电荷之间的静电力;
- $ q_1 $ 和 $ q_2 $ 是两个电荷的电量;
- $ r $ 是两电荷之间的距离;
- $ k $ 是静电力常量,其国际单位制(SI)下的值为:
$$
k = 8.988 \times 10^9 \, \text{N} \cdot \text{m}^2/\text{C}^2
$$
二、相关人物与贡献一览表
姓名 | 国籍 | 贡献 | 时间 | 备注 |
查尔斯·奥古斯丁·库仑 | 法国 | 首次测量静电力常量,提出库仑定律 | 1785年 | 使用扭秤实验 |
安德烈-马里·安培 | 法国 | 电磁学研究 | 19世纪初 | 对电学理论发展有重要影响 |
詹姆斯·克拉克·麦克斯韦 | 英国 | 统一电与磁的理论 | 19世纪 | 提出电磁场理论 |
三、结语
静电力常量 $ k $ 的测量是电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,它不仅验证了库仑定律的正确性,也为后来的电磁学理论奠定了基础。尽管现代科学已经能够以更高的精度测定 $ k $ 的值,但库仑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成果至今仍被广泛认可和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