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水泄不通什么意思】“水泄不通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非常拥挤、无法通过的状态。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多得连水都流不出去,常用于描述交通堵塞、人群密集或场面混乱的情景。
一、成语解析
词语 | 拼音 | 释义 | 出处 | 用法 |
水泄不通 | shuǐ xiè bù tōng | 形容非常拥挤,连水都流不出去,表示极度拥挤或无法通行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 多用于描写人群、车辆、道路等极度拥挤的场景 |
二、成语详解
“水泄不通”中的“水”指液体,“泄”是流出的意思,“不通”表示不能通过。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空间被完全占据,连最细小的缝隙都没有的情况。
它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:
1. 人群密集:如演唱会、节日庆典、地铁站等地方。
2. 交通拥堵:如节假日高速公路上的车流。
3. 场所拥挤:如商场、学校门口、医院等。
三、使用示例
- 春节期间火车站人山人海,水泄不通。
- 这条路在高峰期总是水泄不通,车辆很难前行。
- 演唱会现场观众太多,水泄不通,几乎动弹不得。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人满为患、摩肩接踵、人头攒动 |
反义词 | 空无一人、畅通无阻、人迹罕至 |
五、总结
“水泄不通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常用于描述极度拥挤或无法通行的场景。它不仅可用于日常口语,也常见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中,能够准确传达出“拥挤不堪”的状态。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