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童年作者简介】《童年》是苏联著名作家马克西姆·高尔基(Maksim Gorky)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,其他两部为《在人间》和《我的大学》。这部作品以第一人称叙述,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(即高尔基本人)从童年到少年的成长经历,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底层生活与人性的复杂面貌。
一、作者简介
姓名:马克西姆·高尔基(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)
原名:阿列克赛·马克西莫维奇·彼什科夫(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шков)
出生日期:1868年3月16日
逝世日期:1936年6月18日
国籍:俄罗斯(前苏联)
文学流派:现实主义、社会批判
代表作:《童年》《在人间》《我的大学》《海燕之歌》《母亲》等
高尔基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,早年生活贫困,经历了许多磨难。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奋斗,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。
二、作品概述
《童年》描写的是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,跟随母亲来到外祖父家生活的经历。小说通过阿廖沙的眼睛,展现了外祖父家中的种种矛盾与冲突,以及他在这个充满冷漠与暴力的家庭中逐渐成长的过程。
三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作品名称 | 《童年》 |
作者 | 马克西姆·高尔基(原名阿列克赛·彼什科夫) |
出版时间 | 1913年 |
文学体裁 | 自传体小说、现实主义 |
主题 | 童年经历、家庭关系、社会现实、人性善恶 |
故事背景 | 19世纪末俄国社会底层生活 |
主人公 | 阿廖沙(即高尔基本人) |
核心思想 | 揭露社会黑暗,展现人性的坚韧与成长 |
语言风格 | 真实、细腻、富有感染力 |
影响与评价 | 被誉为“俄国文学的瑰宝”,对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|
四、结语
《童年》不仅是一部个人成长史,更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。高尔基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童年的苦难与希望,让读者在感受痛苦的同时,也看到了人性中的光明与力量。这部作品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研究,是了解俄国社会与文学的重要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