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动态 > 优选问答 >

成语一笔勾销源自哪里

2025-09-04 16:54:49

问题描述:

成语一笔勾销源自哪里,有没有大佬愿意指导一下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04 16:54:49

成语一笔勾销源自哪里】“一笔勾销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表示彻底取消、不再追究或完全作废的意思。这个成语虽然现在广泛使用,但其来源却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。

一、成语出处与历史背景

“一笔勾销”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的官场文化。在古代,官员在处理公文时,常常需要对某些事务进行批示或决定。如果某项事务被判定为无效或不再执行,官员会在文书上用笔划掉,表示“作废”。

据《宋史·职官志》记载,当时的官员在批阅奏章时,如果认为某项提议不成立或不需要执行,就会用笔在上面画一道线,称为“勾销”。后来,“一笔勾销”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,用来形容将事情彻底否定或取消。

二、成语释义与用法

成语 一笔勾销
拼音 yī bǐ gōu xiāo
释义 彻底取消、作废;比喻把过去的错误、责任等全部抹去,不再追究
出处 宋代官场用语,后成为常用成语
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也可用于口语中
近义词 一笔抹杀、一笔带过、不予追究
反义词 保留、延续、继续执行

三、现代应用举例

- 例句1:他犯了错,但领导决定“一笔勾销”,不再追究。

- 例句2:这次会议的决定被“一笔勾销”,重新召开讨论会。

- 例句3:合同中的条款被“一笔勾销”,双方重新签订新协议。

四、总结

“一笔勾销”源于宋代官场对公文的处理方式,最初是指用笔划掉不再执行的内容,后发展为一个常用成语,表达彻底取消、不再追究的意思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场合,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文化内涵。

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演变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含义,也能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