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动态 > 优选问答 >

古代汉语中胧的意思

2025-07-28 15:21:51

问题描述:

古代汉语中胧的意思,真的撑不住了,求高手支招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28 15:21:51

古代汉语中胧的意思】在古代汉语中,“胧”是一个较为少见的字,其含义多与朦胧、模糊、昏暗等状态相关。它常用于描述光线不明、景象不清或情绪朦胧的状态。以下是对“胧”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进行的总结,并结合具体用法和出处进行分析。

一、基本含义

“胧”字在古汉语中主要表示“朦胧、模糊”的状态,常用于形容光线微弱、景色不清或情感含蓄不露。它多用于文学作品中,营造一种含蓄、幽静或略带忧郁的意境。

二、常见用法与解释

字形 拼音 本义 引申义 举例
lóng 昏暗、模糊 形容光线不明、景象不清 “月光朦胧”、“山色朦胧”
lóng 借指人的心境 表示情感含蓄、思绪不清 “心绪朦胧”、“情思朦胧”

三、文献出处与例句

1. 《诗经》

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: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;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”

虽未直接使用“胧”,但“依依”、“霏霏”等词常与“朦胧”意境相呼应。

2. 唐代诗歌

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: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

此处虽未出现“胧”,但“夜雨”营造出一种朦胧、迷离的氛围,与“胧”字所表达的意境相似。

3. 宋代诗词

苏轼《水调歌头》: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”

“明月”常与“朦胧”结合,形成一种诗意的朦胧美。

四、现代应用与演变

随着语言的发展,“胧”字逐渐较少用于日常口语,但在文学创作中仍保留其独特的意境表达。如“朦胧”一词即由“胧”演化而来,广泛用于形容视觉、情感或思维上的模糊状态。

五、总结

“胧”字在古代汉语中主要表示“朦胧、模糊”的状态,常用于描绘光线、景色或心境的不清或含蓄。虽然不是高频字,但在古典文学中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美感。通过对其本义、引申义及文献出处的分析,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在古代文化中的意义与作用。

表格总结:

项目 内容
字形
拼音 lóng
本义 昏暗、模糊
引申义 形容光线不明、景象不清;也指情感含蓄
文献出处 《诗经》、唐宋诗词等
现代用法 多用于文学,如“朦胧”一词
使用频率 古代较常见,现代较少见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