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发短心长出处于哪里】“发短心长”这一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虽然外表看起来简单、朴素,但内心却有着深远的思考和深刻的智慧。它不仅体现了外在与内在的反差,也蕴含着一种低调中见深意的人生态度。
一、出处解析
“发短心长”最早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。原文为:
> “发短而心长,其辞多而不达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:头发短,但心思却很长远,言辞虽然多,但表达不够清晰。后世引申为“发短心长”,用来形容一个人虽外表普通,但内心聪慧、志向远大。
二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发短 | 指人的头发短,比喻外表普通或简朴 |
心长 | 心思长远,指内心有远见、有深度 |
发短心长 | 表面平凡,内心深邃,寓意低调中蕴含智慧 |
三、用法与例句
1. 用法:多用于形容人,尤其是那些不张扬、内敛但思想深刻的人。
2. 例句:
- 他虽衣着朴素,但谈吐间流露出“发短心长”的气质。
- 这位老者看似不起眼,实则“发短心长”,见解独到。
四、文化内涵
“发短心长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生活哲学。它提醒人们不要以貌取人,也不要轻视那些外表平凡的人。真正的智慧往往隐藏在低调之中,正如古人所言:“大智若愚”。
五、总结
“发短心长”源自《左传》,原意是形容人外表普通但内心深远。如今,它已成为一种对人内在品质的高度评价。在现代社会,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推崇——外表可以平凡,但内心的深度与远见才是决定人生高度的关键。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 |
含义 | 外表普通,内心深远 |
用法 | 形容人低调而有智慧 |
文化意义 | 提醒人们重视内在修养,不以貌取人 |
通过了解“发短心长”的出处与含义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句成语的深层含义,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尊重和欣赏那些“发短心长”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