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志当存高远的意思介绍】“志当存高远”是一句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的古语,意思是:人应当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理想。这句话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,鼓励人们要有追求卓越、不断进取的精神。在古代,它常被用来勉励士人胸怀大志、不满足于现状,努力实现人生价值。
一、原文出处与背景
| 项目 | 内容 |
| 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| 原文 | “志当存高远,趣舍去就,不可不审也。” |
| 背景 | 王符是东汉时期的政论家,他主张改革社会弊端,提倡有志之士应有远大抱负。 |
二、字面意思解析
- 志:指志向、理想。
- 当:应该、应当。
- 存:怀有、保持。
- 高远:高远的目标、远大的抱负。
整句话可以理解为:“人的志向应该树立得高远一些。”
三、深层含义
| 方面 | 解释 |
| 鼓励进取 | 提倡人们不要安于现状,要有奋斗精神。 |
| 明确方向 | 有远大志向可以帮助人明确人生目标。 |
| 激发动力 | 远大的理想能激发内在的动力和毅力。 |
| 修身立德 | 古代重视品德修养,高远志向往往与道德追求相辅相成。 |
四、现实意义
在现代社会,“志当存高远”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:
| 方面 | 说明 |
| 职业发展 | 鼓励个人设定长远目标,不断提升自我。 |
| 学习成长 | 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,不轻言放弃。 |
| 人生规划 | 帮助人们思考人生方向,避免盲目随波逐流。 |
| 社会责任 | 鼓励个人承担社会责任,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。 |
五、名人名言对照
| 名人 | 名言 | 关联点 |
| 诸葛亮 | 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 | 强调志向与心境的关系 |
| 曾国藩 | “天下古今之庸人,皆以一惰字致败;天下古今之才人,皆以一傲字致败。” | 强调立志与自律的重要性 |
| 王阳明 | 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” | 强调志向对成功的基础作用 |
六、总结
“志当存高远”不仅是一句古老的格言,更是一种人生哲学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人生的种种选择时,应当有清晰的方向和坚定的目标。无论是个人成长、事业发展,还是社会贡献,一个高远的志向都能成为前进的动力源泉。因此,无论身处何时何地,我们都应铭记并践行这一智慧,让人生更加充实而有意义。


